乡村振兴探路者专栏以《乡村振兴探路者论坛》材料为基础,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指南,依照论坛举办顺序,逐一整理每期论坛一线探路者讲述的材料,分析和揭示故事背后的机理和机制,以帮助读者在遇到同类事情或问题时能够提升认识,有所借鉴。本年度论坛计划举办六期论坛。(点击查看六期论坛简介)
本期专栏计划以《乡村振兴探路者论坛》第四期“经棚探路”为主题,共发布六篇文章。
第四期:经棚探路
第一篇
党建引领,服务为本,镇域联合会促推农民组织化
第二篇
建镇村一体网络 专职团队走村串户做服务
——经棚镇联合会基层组织建设部为农服务故事
第三篇
动员村民心向集体 依托镇联合会壮大集体经济
——经棚镇常善村故事
第四篇
村民眼中的村集体和镇联合会—— 张国明的故事
第五篇
问答选编
第六篇
服务带动、综合施策,破解小农发展困境
——镇域农民主体性合作组织框架探索
“经棚探路” 第三篇
动员村民心向集体 依托镇联合会壮大集体经济
——经棚镇常善村故事
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综合农协研究组
【摘要】:经棚镇常善村村集体组织如何与联合会开展合作进行土地托管服务和消费品供销服务的经过;联合会如何通过村组的网格化建设来组织农户开展生活消费品的互助合作;村集体经济如何在联合会带动下从空壳状态逐步发展壮大;农户、村集体和镇联合会之间如何互动建立起一套多元化功能的地域性综合性合作组织构架。
【关键词】:农民组织化 农业社会化服务 供销合作 集体经济
闫素霞在【乡村振兴探路者论坛】第四期“经棚探路”(2021年9月26日)上讲演
一、故事
我们常善村在经棚镇里是偏僻的山村,交通不便,离经棚镇25公里。全村下设11个村民组,共有土地2万多亩,680户人家,1460的人口。我们村的经济过去非常薄弱,自从跟联合会合作这三年来,我们村的集体经济开始逐步壮大了。对于我来说,作为最基层的村干部,心里要始终想着老百姓,想着怎么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怎么壮大经济,这是咱们最基层干部的首要任务。
自从2018 年,我们经棚镇在原党委书记李旭东书记的领办下成立了联合会,它是由党县引领三位一体综合服务化合作的改革平台。我们村在与联合会合作的3年里,全村老百姓得到了150多万元的社会化服务项目。光是集中连片项目,老百姓就得到了40万的补贴。3年间,我们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了16万元。在与联合会配合的过程中,我们也有酸甜也有苦辣。那为什么会得到联合会这么大的甜头,下面我分三个方面讲。
(一)生产合作
第一方面我先说说咱们这个生产合作。咱们联合会3年成立了,生产合作18年开始成立,我们村作为改革的试点。镇党委李书记看了整体情况说,常善村这个试点挺难做的。
虽然咱们这里也有基层的书记,但是做老百姓这个工作非常难。联合会是个新词,我自己都觉得挺生的,我有顾虑,老百姓也更别说。蒋部长带领她的团队三番五次下到我们村开会,给老百姓讲,召开村民大会,咋讲都讲不通。但是这也不能怨老百姓,他还没看到利益嘛。你说“三位一体”服务站好,但谁也不知道它能做成啥样。
[图1 联合会基层组织部蔣秋月到常善村采集农户需求信息]
1.加入联合会进行土地托管社会化服务试点得实惠
当时我也召开我们村的两委会,也是几次开会讨论研究能不能加入联合会,把土地给他们托管。村两委会意见产生了分歧,然后李书记又召开各村的书记开会。李书记当时说了这么一句话:“只要你们各村书记把老百姓的利益装到心里,那么你们动员村民跟联合会合作就没有错”。当时我就寻思着这句话,你说党领导一切,咱们下级执行上级党委的政策,这真是没错的。咱们大家都唱党是亲爱的妈妈,你不听党的话听谁的话?我说咱们要大胆地尝试一下。
那我就先给村民组长和党员村民代表在思想工作,由我带头一起入社。
2018年,我就把三分之一的农户的土地交给联合会全面托管了。托管了之后,我们是订的180吨的生产资料,50吨的种子,数量不多,但是我们这三分之一的农户得到的效益挺大。就从节省开支来说,联合会给的每一袋化肥就给我们省去了15元钱。
我们那块地区偏僻,小商小贩去卖东西加了多少钱,咱也不知道。行价多少钱,我们也不知道,至于市场价就更不太了解。我们把土地给联合会托管了之后,他把那三分之一农户的化肥给我们送来。咱们购置的人省钱省在哪儿呀,就是少了中间商这一个环节。你看,你要是不直接上厂家去购买,等到小商小贩到我们这贩卖时他肯定得给我们加价。
等到年末我们一算账,这三分之一的农户加入联合社后光节省开支这一块,每户就省了1000多块钱。除了节省开支这块,联合会在社会化服务里边,每亩地还给25元补贴,集中连片地每亩给80元补贴。与节支这块加起来,每户的生产开支直接节省了2000多块钱。
2.盘活生产合作
然后等到2019 年再做时,那就好做了。20119年我们村就正式铺开了。这其余三分之二农户的老百姓每个都跟村委说要加入联合会。那他看到实惠了嘛,老百姓以实际说话才行,就是要让他得到实惠。后来2019年我就亲自去找联合会了,把我们村的2万1000亩的土地全部交给联合会托管。
[图2 联合会机耕队到常善村耕种]
那一年,我们村化肥就订了480吨,在全镇可以说是我们村订得最多,因为我们老百姓相信联合会了。种子也订了二百多吨。
秋天结束后,我们就开始算账。赤峰农业日报的记者也给咱们算了一笔账。我们一年就省钱来说,就省了90 多万元。这是实际算出来的账,这是他们给我算的。我文化水平不高,算账不太懂,算账上面我还有点生硬。我说,记者给算的这90万元,对我们前村老百姓来说该是个什么概念啊!
从那以后我们全村老百姓就没有一家落下的,全都加入联合会了,因为他们得到了好处。
到了2020年,我们村全面跟联合会合作。联合会的动作做得越大,老百姓得的实惠也就越多。我们村跟联合会从种植生产到供销都与联合会进行合作。做为试点村来说,我是率先做到了给老百姓谋了福利,确实得的实惠也是最多的。
3.百姓的监督与信任
在生产合作过程中,我们老百姓把钱拿出来让你联合会去订购,老百姓在生产合作中要起到一个监督作用。李旭东书记说:“咱们老百姓可以起个监督作用,监督联合会给订购的化肥种子质量如何,价钱合理不合理”。但是到后来我们验证了,联合会托管服务这块在蒋部长这个团队带领下,购买来的种子化肥货真价实,并且价格合理。联合会购买的农资都是上市的大公司产品,是去到厂家考察过的。
正是因为放心,我们村农户都加入了联合会。联合会的这些孩子们给我们送化肥真的好。现在的年轻人都出打工去了,种地都是岁数大的,他扛不动袋子。这些孩子自己扛不动,就两个人抬着一个袋子都给老百姓送家去。特别感化老百姓。这样既省钱,还省劲,在家坐着就能种地。老百姓对联合会的称赞呼声越来越高,我们村两委的工作也好做了。老百姓你领着他,他领着你,把大家组织到一起,加入到联合会。
对于党支部这块来说,你两委班子要是给老百姓带不来好处,你在老百姓这里就没有说话的分量。你刚一张嘴,他就把你顶回了。自从成立联合会平台,我们两委腰杆子也硬了,站起来了。大家都得到了很多实惠。刚才张国明算账,得到一万多块钱的补贴,像他们家这样的不在少数。因为我们那块地方土地多,一家有种二三百亩土地的人。光是社会化服务,你说一亩地25补贴,他总共得拿多少啊。把集中连片的补贴加上节支的开销,加起来总共他得多少好处啊。我们集中连片一亩80元补贴,这还是咱们李旭东书记帮着我们争取到的。对于生产合作,我们真是尝到甜头了。
4.壮大村集体经济建设
2020年的时候,联合会这次呢还把村集体也纳入了服务范围。给我们村这21000亩地的服务中,每一亩土地给我们村集体提取4元钱,用来发展壮大我们村集体经济。这样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一年就能直接增收8万多元,两年下来就是16万元。
咱们村集体经济壮大之后呢,我还想继续发展村集体经济。
咱们组织部有资金,李书记给我们村争取到了50万。但起初没看好我们村搞集体经济,想让我把这资金投到田园综合体搞发展,让我每年拿出去投资,每年拿5万的租金。当时我就不干,因为我想把这个钱用在我们村做长久建设。
后面我和李书记谈好后,就把组织部给的这50万用来壮大集体经济。我们建了一个冷藏库,冷库在园区现在正好投入使用了。我们建了4间,占地面积600平方米。今年福建的一个收割老客,把它租下了。一间1万5的租金,4间全租出去了,一共6万。幸亏当初没有把这50万投出去,一年才5万,现在光这个冷库就能挣6万了。
再有一个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项目就是想从养殖牛羊这块发展经济。去年我们就想做了,我们利用项目盖了牛棚,买些架子牛回来养,不喂激素饲料。我们有40多亩的土地,项目就不往外出租了,想雇个人自己来经营,牛羊的粪便就当肥料撒种草的土地上。我们是这么规划的,明年就正式实施了。明年来我们这就能吃到纯味的牛羊肉了。我们盖一个300多平米的棚,准备从养10头架子牛扩大到养20头。养3个月出栏一头牛。我算了一下,刨去成本,每个牛能赚2000多块。这就是我们准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想法。
5.网格化管理建立合作默契
我们是怎么能和联合会合作得这么默契呢?我们成立一个网络化管理构架。网络化管理最先是在我们村成立的。由于2020年的疫情严重,我们成立了网化管理的组织构架。一个组四个网格员,网格员再分管村民,一个人管八家或九家。这每个组里面的农户都有啥需要,需要多少化肥种子,网格员统计好了后报送给网格长,网格长做一个表再报给村委,最后做一个大表上报给联合会,镇联合会就按着表上的需求统一购买。我们是实行的网络化管理,一网多样化功能,好多工作都在网格上开展。我们村的网格化管理,是经过赤峰市的李部长验收过的。他很肯定我们的工作,这个网络管理很成功的。
(二)供销合作
第二方面,我来讲讲供销合作。供销合作也是我们村率先成立服务站的,因为我们村是试点。我心里老是想着怎么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天天就这么想着琢磨着。他们这个销售有利润返点,我是藏了个小心眼。我跟大家说上哪儿买还不是买,买联合会的东西这也属于是花咱自己钱,买咱们自己东西。我们老百姓把土地都入联合社托管了,那联合会卖的东西可不就是跟咱们自己有关的嘛。我们花自己的钱,买我们自家的东西,在这里买还能够有返点,你还能得到40%的利润返点。也是我们村率先成立了服务站。
1.村委供销管理模式
服务站的房子是我们盖的,送货车、货架、生活用品是联会给配的,通过网络化进行管理。村民需要的油盐酱醋一直到米面,到村民家统计,这个模式就跟统计化肥一样,也是由网格员报给网格长,网格长报给村委,汇总成大表,联合会按表送货。送完的就在表上画勾,如果有落下谁,就看看谁家多,百姓就顺便卖给他了。
[图3 常善村服务站]
我们那里地区偏僻,小商小贩非常多,东西贵。你比如说,咱们联合会是卖22,小商小贩卖24。这一年没有联会这个平台咱们真的发展不起来,咱们老百姓多花好多钱,有了联合会这个平台,你就办个会员,没那么辛苦,老百姓也不需要花多余的钱了。大家都知道咱老百姓挣钱不容易。
我为了把那些流动商贩赶出去,也是费尽了心机。那些商贩看见我们来卖货了,都不给好脸色,用眼睛瞪我。我说你不用瞪我,不用一个月,我就可以把你们赶出去。你说,我打不能打,说又说不了。他们不走,咱们老百姓这块就有损失。他卖的贵,质量还不行。有的东西人吃了,都会吃坏身体,估计就是过期了。
我就想了个招,我爱唱京剧,我就把我唱的京剧做成U盘,放到服务车上播放。等时间长了,我们老百姓一听这歌,都知道是咱们村的服务车来了,就出来买东西。我就是使了这么个招。我跟着一起卖了四十来天货,我交钱的时候一算,一共卖了二十几万。你说就是老百姓一年的吃喝,可不得将近七八千到一万块钱。交这二十几万的时候,我想咱老百姓从中真的能节省下来很多钱。你说咱们农民要是没有联会这个供销平台就拉倒,有了那肯定得加入。这样一来,那些流动的小商小贩们就不过来了,他知道干不过我们了。
2.联合会接替供销管理服务
因为我们把老百姓组到一起,诚心给老百姓办事,还办到了。这个我是有亲身体会的。后来李书记给我发微信说:“闫书记,你太辛苦了,你看你这块服务站该再找一个合适的人”。他们也知道我的工作多量大,就找了另一个人帮着卖货,但效果不如我。联合会就明说了要他们自己人下来售卖,订货还是按原来的方式。派下来的孩子叫陈宏斌,由他给我们送年货。那家伙春节了还穿着大衣给大家送货,可把他给冻得不行。
(三)百姓对联合会的认可与信任
第三方面,我想谈谈这个老百姓对联合会的认可度、满意度与信任度。咱们老百姓要认可一个人,你得用事实说话,他才能佩服你。
1.认可度
对联合会的满意度我举个例子。有一个叫周建辉的农民,他种了1000多斤的红豆,按咱们话说就是芸豆。我正好下队去的时候,有一个小贩收3块2一斤。我也做过买卖,我说市场价得四块多。那个小商贩瞪了我一眼说:“那你说多少钱?”我说:“你这个价,我还不卖给你了” 。
我们老百姓尝过联合会的这个甜头了,周建辉知道我说的对。我当时拿过电话就给蒋秋月部长打电话说:“蒋部长,我说我们老百姓这块有一千多斤红豆,想搁到咱们联合会超市设立的农产品销售平台去卖”。蒋部长说:“行啊”。我说:“1000多斤,你们来家里拉吧”。他们下午就过来,拉到超市去卖了。不到半个月卖完给返回钱,卖了4块5一斤。你说这1000多斤从3块2到4块5的差价,差价有多大啊。从此这个事就嚷嚷开了,我一出去开会,不管大会小会,都跟别的村书记们提起这个事。老百姓就更对联合会认可了。
2.满意度
再有,就是李桂花,一个七十多岁老太太,平时在自家园子种了白菜、豆角。她的豆角丝的价格最高峰的时候是30块钱一斤。我领着蒋部长他们到的她家,豆角丝、芥菜疙瘩、腌酸菜,一共来她家收三次农产品,总共是卖了将近3000块钱。这是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从小菜园的来的收入。如果没这个平台,她这些东西都卖不出钱,都送亲戚了,送这个一捆,送那个一捆。他有三个儿子,当时还说老太太的这三千块钱都不知道往什么地方花了。这件事之后,咱们老百姓对“三位一体”的满意度是越来越高。
3.信任度
再一个就是信任度。
今年的化肥,就是蒋部长和我上市里去买化肥买的。
老百姓知道化肥市场价格行情涨价后,当时一个村民就说:“今年化肥怎么一袋子贵 20 块钱呢?”
有一个叫李秀之的妇女,当时就站出来说:“你化肥贵了,其它不贵呀?你卖的牛羊不贵?你一个牛拉出去两三万,你三四十斤的羔子,你拉上一个就卖一千多块钱。”
一个妇女的普通几句话就体现出她对咱们联合会一个信任度。她知道这个加价不是咱们联合会加的,是市场的行情变化。
当时我们俩挺感动的,真是很感动。
现在联合会的人来我们村,每个人都能认出他们来。这些老头老婆都不知道领导是谁,但都认得联合会这帮小孩。这是我自己的体会。他们真的把我们当家人一样看待。
我就想着联合会这个平台成立得非常好,因为他是把把老百姓组织到一起了。我认为只要把老百姓走到一起才会有更大的市场。咱们一个圈子算在一块了,才会有实力去给商家去谈判,才能让大家节省开支。
咱们只要做好一点,就是做到让群众满意,这就是咱们做地最好的。在老百姓受益这块,联合会做得好这块,说三天三夜我也说不完。
希望大家有空到我们哪里,看看我们那块民土风情,去听听我们与联合会配合,给老百姓带来实惠的呼声。
我特别诚心诚意邀请我们原党委书记李旭东,这位“三位一体”服务站的功臣回去看看。是李旭东书记让我们老百姓能得到这么大的实惠的。
李书记调走前,我曾经去找过李书记。
我说:“李书记,咱们老百姓依靠联合会刚有点好日子过,你咋就走了呢?”
他说:“我走了,你照样干。”
我和村民们说李书记要调走了,他们都急哭了。我也是真的急哭了,因为我们老百姓得到实惠了。我当了十几年村书记,我就没办过这么好的好事。要不是你们联合会帮着我们办,我自己是办不了这些的。
我最后诚心要求各位老师、各位领导上我们常善村去做客。再有,真心地谢谢李书记!常回家看看啊。
闫素霞口述 刘建进整理
二、讨论
闫书记在演讲中主要介绍村两委与镇联合会共同合作如何让一套为全体农民服务的新的合作性组织构架运作起来,以及对农户和村集体带来的好处。实际上,我们可以去感受联合会机制运行中最为关键的的两个部分的实际情况,也即生产合作和消费合作如何开展起来的,以及村集体经济是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从无到有地发展壮大起来的。
常善村的土地面积比较多,因此做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就首先选在了这里。但这个村又地处偏僻,交通条件不便,农户居住也相对分散,因此镇领导也意识到在常善村首先开展试点工作难度很大。重要的是联合会能否通过与村两委干部的合作,与农户成功签订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协议。常善村工作成功与否对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非常关键。
虽然镇联合会的组织是镇政府支持而成立的,但要在农村基层开展工作还是有很大的难度。别说一般农民,就是行政村两委干部接受镇政府工作任务安排之后也不可能相信联合会能否真的成功地做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农民能否真正获得实惠而不受损失。这需要用实践的结果来验证。万事开头难。闫书记能够在未有先例的情况下与联合会基层组织建设部的年轻人合作成功地与大约三分之一的农户签订的土地托管服务协议是很不容易的,需要有一定的工作魄力。良好的合作机制的构建和培育实际上往往需要有外部力量的推动,特别是带有整体性综合性公益服务功能的合作组织更会是通过顶层设计后依靠带头人的工作来推开,并不是可以从农民内部自发产生出来的。常善村的推广工作更是在李旭东的亲自过问和动员下才可能顺利落地实施起来,党组织的引领和推动对联合会在农村基层落地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千万不可忽略。可以想象,没有李旭东书记的亲自对村两委干部开会动员和布置任务,闫书记在自己心里还带有有疑虑问号的情况下恐怕很难会动员来全村三分之一的农户参加项目的试点。
农民对联合会的信任很大程度上是来自党委态度和试验的结果。第一年试点项目的成功让参加的农户获得很好的收益,接着的第二年全村的农户就全部加入了。接下来的通过建立村级为农综合服务站,提供生活日用品和一般农副产品的上行委托销售实际上把全镇域的农户和全镇的村集体组织通过网格化管理的方式与联合会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联合会的业务运行透过合作社利润分配与贡献挂钩的共享机制方式将乡村的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机手、集体经济组织、网格员等等多方主体形成合作性利益共同体,村级集体经济也因此能够从几近一无所有的空壳状态发展壮大起来。常善村每年通过协助土地托管项目可以获得8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还可以通过村级为农综合服务站的运行获得消费品供销利润返点的收入。现在村集体已经有能力申请到肉牛饲养的项目。通过联合会的业务运行带动农民和村集体逐步提高发展的能力,这方面的意义怎么强调都不过高。
联合会的业务运行与乡村治理的多层级网格化信息管理这套系统很有价值,未来能够发挥的作用无可限量,更多的为农服务业务都可以搭载在这个系统上。虽然农民因为获得了实际收益对联合会赞美有加,我们也别忘了李旭东书记要求村两委和农民对联合会工作的进行监督的要求,甚至可以考虑在那套网格化管理机制中加进意见反馈和服务质量评估等功能,督促联合会把工作做得更加到位。
刘建进执笔
排版:丘雪
推荐阅读
3.徐祥临|“经棚探路”点评01:经棚镇农业发展联合会——镇域农民综合合作社体系初探
4.杨团|“经棚探路”点评02:经棚镇联合会——乡镇范围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新型主体
北京农禾之家综合农协研究组
这是一个探索中国三农事业发展的制度方向和实施路径的学术研究群体,起步于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在陕西洛川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试点。2005年,该课题组扶助一批农民合作组织设立“农禾之家”联盟,并于2011年正式注册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成为该中心下设的综合农协研究组。该研究组拥有多机构、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志愿者,主要针对农民再组织化、乡(镇)域和村域综合性农民合作组织与乡村社会基础再造进行方案设计、试点探索、理论创新、案例剖析、政策推进等。自2013年起,连续编辑出版《综合农协》季刊,年度集体著作《综合农协 中国三农改革的突破口》,举办“农民组织化“、“东亚综合农协”、“集体经济与合作社”、“供销社改革”、“乡村社区工作者”、“青年返乡”等领域的论坛和讲座,与地方政府合作进行乡镇级综合性农民合作组织试点。
如需转载此文,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