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仪陇做法”02信用合作到产业合作 培育村社主体能力——仪陇县观音庵合作社故事

乡村振兴探路者专栏以《乡村振兴探路者论坛》材料为基础,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指南,依照论坛举办顺序,逐一整理每期论坛一线探路者讲述的材料,分析和揭示故事背后的机理和机制,以帮助读者在遇到同类事情或问题时能够提升认识,有所借鉴。本年度论坛计划举办六期论坛。(点击查看六期论坛简介)


本期专栏计划以《乡村振兴探路者论坛》第五期“仪陇做法”为主题,共发布六篇文章。


第五期:仪陇做法

第一篇  

孵化农民合作社,构建发展共同体  —仪陇县乡村发展协会的创新实践

第二篇

信用合作到产业合作 培育村社主体能力——仪陇县观音庵合作社故事

第三篇 

组织起来 养牛技术加理财推动产业兴旺——仪陇县家庭农场故事

第四篇 

托管平台赋能合作社,组建县联社促推产业发展——仪陇协会农村发展部为农服务故事

第五篇

 “仪陇做法”问答选编

第六篇 

仪陇做法:教育与陪伴,持续赋能乡村农民合作组织


“仪陇做法” 第二篇


信用合作到产业合作 培育村社主体能力——仪陇县观音庵合作社故事

 

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

综合农协研究组


摘要:仪陇县观音庵村,人口少,老人多。如何激发村庄和村民的活力?2006年,在仪陇乡村发展协会帮助下,该村以发动村民入股,政府配股的方式动员组织农户建立起了村级合作社。与农户讨论同意后,以村民出资和政府配股的8.2万元资金建立起了合作社内置互助基金。15年来,合作社累计为本村村民发放小额度贷款306万元,累计利息收入34万多元,成员累计分红9.2万元,支付合作社人员服务补贴累计15万余元。合作社从2008年开始组织村内农户开展种养殖业,在协会帮助下合作社为农户持续提供生产技术、信用、购销及村庄环境卫生等综合性服务。


关键词:农民合作社 资金互助 小额信贷 产业发展 赋能



易宪在【乡村振兴探路者论坛】第五期“仪陇做法”(2021年10月24日)上讲演


一、故事


我叫易宪,今年62岁,是仪陇县观音庵村合作社管委会主任。我是个村医,从1982年开始干,到现在39年了。


2006年,村里建立互助合作社,我被大家选上做合作社管委会主任,一直干到现在。2014年合作社改为工商注册,现在叫观音庵村农民专业合作社。

我们村有5个村民组,165户,705人。去掉全家外出的户数和人口,当时(2006年)的户数有156户,实际在村的只有102户,280人到300人,主要是老年人。现在村里有116户,在家人口320人,其中75岁以上的老年人98人。我们村总共有水田和旱地705亩。


(一)建立村级互助社


成立村互助社的时候,村里主要是老年人、妇女儿童,而且单家独户,能力非常弱小,想搞发展不可能。我们村党支部就联系了仪陇县乡村协会(下文简称协会)的高主席,在协会和政府支持下,创建起了村及互助社。采取村民投资入股、政府配股的方式推动农户自愿投资加入合作社。当时采取一户可以投资1-2股,一股是500元,通过组织动员有65户入了股,全村农户入的股金是3.6万元。政府对出资农户1:1配股,配股3.6万元。同时政府还给通过村民民主评选出的10户特困户全额赠股1万元,所以我们互助社的总股金是8.2万元。


开始组织其实不容易,协会来村里动员的时候,很多老百姓不愿意加入,说你们收了那个钱,拿去就吃香的喝辣的了。协会和村两委做工作,组织好多次讨论,讲合作社的好处,能用资金互助方式帮老百姓解决资金困难,能做劳力互助,生产合作、购销合作,还可以做好清洁卫生,搞好村庄文化等等。我们好好宣传,老百姓就信了,就组织起来了。


当时要选互助社的管理人员,选一个主任,一个会计,一个出纳,组成社管委会。结果全票把我选上管委会主任了。我其实就是个普普通通的村医,给大家治点小病感冒什么的,又不是医院的大夫。我们村上的老百姓对我的信任度是非常高的,他们相信我不会做不对的事情。老实说,我起初不愿意加入合作社(担任管委会主任)。我当时说,让我投股加入合作社可以,可是我自己的事都干不完,没有时间干合作社。还有,我又不是村干部。但是老百姓说,相信你,你做这个事情我们放心,你不会亏待我们的。村委会党支部也来做我的工作,要我站出来为百姓做一点有用的事,最后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接了这个管委会主任。


村支部村委会对我们合作社非常关心,非常支持,我们提出来的一些工作安排,他们都是非常支持的。


(二)开展小额贷款


合作社建立起来,协会帮助我们将农户投资和政府配股资金8.2万元创建为合作社内置互助基金,用于为本村农户提供小额度贷款服务,刚开始没人来贷款,他们说你是不是坑我们的?村里有一户人家找到我说,我家里有点困难,你能不能把私人的钱借 1000 块钱给我?我问他准备干啥?他说我家里想买两头小猪,还有我的孙子在外面要上学了,没有学费。我的儿媳妇才出门打工,不可能马上有钱。我说我给你贷一千块钱行吗?他说,我跟你私人借钱怎么还?或者是你贷款拿给我,你是不是有心坑我?我说,你每个月还 90 块钱,能还得起吗?他说,90块钱当然还得起,我用鸡鸭、鸡蛋、黑社菇还,或者在附近打一天小工。要我一个月还 90 块钱,不成问题。我就给他开了贷款,我对他说,你要觉得我坑了你,你就只还1000 块钱的本金,剩余的利息我私人给你掏,总可以了吧。


他每个月还90 块钱,还了大约将近 5 个月的时候,他的儿媳把钱都挣到了。他还款的时候就说,易先生,你这个钱我还了半年了,我后半年的利息怎么认?我说你还没懂,你还了半年,半年你就还了500本金。剩下 500 块钱光还本就是了,哪里还要利息。他说有这么便宜的事?我说我们的理念就是为本村的农民服务,你要相信我不会坑你们。我问他,你买的猪现在是不是好大了?他说我两个猪大约一个就能卖到1500到1600元。我说,那你贷款的利息 40 元钱,还用我给你掏吗?他说,不用了,我自己掏40 元利息。从此,他就在我们村内外自行宣传。他说这个贷款可以,贷款容易,还款更容易。我想说的是,小额的贷款农民是可以还得起的。


我们给村民贷款也有更大些金额的。有一户在我们附近的镇上开超市,他问,你们合作社能不能支持我一点现金,我把货卖出来,就还你钱。我看他也有这个实力,他问我,贷5万元行不行?我说我们不能给你贷这么多。最后贷了3万元给他,他每月还2700。还了将近4个月的时候,就问我,我已经还了4个月,本金还了1万了,那剩2 万块钱,利息怎么认?我说就不用这利息了,你把这2万本金还了就可以了.他说,有这样好的事呀。


合作社放款主要在生产、养殖、种子还有入学等方面,给予信贷支持。合作社还组织村民来参与一些村庄的事情。比如说我们村的卫生是比较差的,我们就组织村民来打扫卫生,共建美好家园。


(三)资金互助遭遇的问题与资金托管


我们合作社贷款放款对于老百姓来说非常便捷,只需要提前4天打招呼。这样资金慢慢的就循环起来了。但是,问题也出现了。


首先,贷款的时候就没有重视章程,没有重视它的规章制度,任意放款。我们放款有点随心所欲,只要有人说好话,有一点人情关系,村干部说话说情都可以放款。其次,合作社也存在现金管理问题。会计也收款,出纳也收款,现金都放在手上,没有及时进账户,存银行,有时候就直接拿现金接着放贷了。这样造成现金管理混乱。我们没有经验,以为收款放款就可以了。


到了2013 年,协会对全县自愿加入的12 家合作社进行的财务、现金托管,对合作社进行了全面财务清理。2014 年,我们社就加入了协会的托管平台,把我们的现金、财务全部交给他们托管服务。现在合作社的资产所有权是我们的,贷款权,贷给谁也是我们的权力,协会帮助我们提供帐目、现金管理方面的支持。这样我当然高兴,我求之不得。财务托管之后,我们的资金必须每个月如数交到银行去,我们收款必须做账,必须三账合一(银行的现金帐、合作社的帐以及平台的帐)。每月协会对合作社的账进行核对后还要一同进行银行对账,协会的托管平台做中间人。我们在农行存款现金是多少就是多少,不准私人受理。还有,如果这个月该收的款,哪一笔没收到,要说明原因。我们按照协会的规定办。一是贷款不能出村,二是不能放大额,三是必须要放给需要的人,绝对不能放给那些吃喝嫖赌的人,打牌的人。我们放贷一定要问清贷款到底是干什么用的。通过在托管平台的学习,我们就了解了贷款的风险了。资金管控非常重要。我们非常感谢协会对我们的帮助。他们托管,我们放心,不然资金就不安全,我们合作社也就活不到现在了。


我们还准备了风险金。每一年都提取信贷利息收入的4%做风险金。风险确实有的。我们村有一个村民,我们贷给了15000 块钱给他。但是他还了一次之后,人病故了。13800元没能还上,我们就用风险金抵偿了。


(四)合作社组织产业合作


1.种植


2008年,乡村发展协会带领我们合作社与县一家食品生产企业签了种植榨菜的订单,以后的几年就是合作社自己与公司签订合同。开始时老百姓不愿意种菜,因为我们那里世世代代都是种粮食的。农民说,你叫我们种蔬菜卖给谁?我们说不要操心,既然有订单,就有人收。让老百姓自愿选择。种菜的第一年合作社只收了18吨,每一亩收的菜都有1.5吨。价格比种粮食高出三倍,很划算。老百姓尝到了甜头了,第二年第三年就好做工作了。光是我们一个村就交了180吨菜。2012年到2013年,我们周边5个村也跟着我们发展种榨菜。5个村加我村6个村共交了2700多吨菜。我们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统一结算。有了销售出路才能组织那么大规模的生产。


这个时期工作量很大,而且种菜是全体村民都干,不仅是互助社社员,我们的社员也就一半多点。所以光靠我们社的这3个干部没法组织了。我们就在成员当中分片,5个片选出领头的村民,进入了管委会。管委会就有8个人了。他们都要起到管委会委员的作用,要传递技术,传递服务,解决生产当中的具体问题。


2012年,合作社和村委会一起研究,我们要把有限的投资用来增加收入。所以就开始春季种榨菜,夏季种海椒,也是县里的食品公司收购。我们的海椒3万多斤,5元钱一公斤,也是我们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统一结算。我们还发动种梨,在梨树的行距当中春季套种榨菜、夏季套种海椒。据我们统计,水果收入高的时候一年30多万,海椒榨菜能收18万,所以一年村民总收入大概有40多万。这些收入都是收购企业和农户直接结算的。


2014年到2016年,因为土质的问题,在2017年,我们村就全部停止了种植榨菜和海椒。常年总是种榨菜,土壤就变质了。不种榨菜的这几年,我们就轮作,种黄豆、土豆。从今年起,我们全村又开始恢复种榨菜了。


2.养殖


2014年到2015年间,协会开始养牛项目,选择我们村来推广发展。当时我们的村民、村两委和合作社管理人员一起开会讨论能不能做?大家都同意,因为我们的土地多,山场也宽,水源也丰富。2014年在县农牧局支持下,投入资金23万,建了5个大养牛场,政府说你把养牛场建了,养10头母牛以上,政府可以给一头牛3000块钱补贴,所以我们村就有5个大户回来建了场,但是由于配种问题没解决,所以都失败了,投资都泡汤了。


2016年,在协会筹集的小母牛项目产业资金支持下,开始推动小农户养牛。我们社得到的养牛产业滚动资金是72万元。我们给120户养牛农户放款,一头牛贷款6000元。贷款户每月还200元,30个月还完。由于贷款是传递的,所以第二个周期又多放了140户,贷款累计支付就是150多万。不过,还是由于配种技术不行,牛的繁殖没有做好,牛的品种也不太好。所以,2016到2017年,养牛效果不太好,很多人就把牛卖了,不过也没有亏钱。到现在,我们村还剩下30多户养牛户,有38头母牛是保存下来的良种牛。母牛产仔就卖给我们周边的大户,一头小牛可以卖到7000-8000元,农户效益很好。所以说,凡是没有放弃的养牛户都赚到钱了。只是,我们放出去的养牛贷款还有20800元没收回来,这是因为贷款的养牛户的确太贫困了。


2018年,乡村发展协会开始给我们提供技术服务。通过接受培训还有现实的教育,这几年大家对养牛业的认识提高了,看到养牛是有希望的。养牛这个行业对小农户来说,还是非常合适的。今后我们还要继续筹集资金,发展养牛。今年我们村有个外地务工人员回来,建了个大型养牛场,也买了30多头牛饲养。


2020年我们合作社加入县的 养牛联合社,还投了4000元股金,成为联合社的股东。


(五)建社以来的运营和管理


1.合作社运营情况


合作社经营15年,我们的互助基金累计放款306万元,利息收入34万多元,成员分红分了9.2万元。入股的村民早都把本金赚回去了。15年来,我们管理人员的工资补贴有15万多元,一年3个人大约1万元。另外还有三金提留,公益金、公积金还有风险保证金,现在还有47000多元。此外,为加入乡村发展协会组织的养牛联合社,我们社入了4000元股金。现在资金运转不错,我们社的总体情况是可以的。


我们放款分两种。一是我们自己的小额互助基金,二是协会的小母牛项目等社会机构支持协会的产业发展基金。两种放款的方式都是滚动式,比如放1万元,一个月必须还900,那12个月就还了10800,利息也是800元。虽然我们的资金非常小,但只要滚动起来钱就源源不断,所以这个方法还是非常好的。小母牛项目养牛的产业基金是公益基金,项目期间是无息的。2019年项目结项,产业基金留在了合作社,为了维持经营管理成本。我们得到协会的同意,开始收取很低的利息。贷款1万块钱,一年收利息300块钱。


2.协会对合作社的赋能


2007年到2015年,协会对各村社的合作社成员基本上每月都推动开展成员集中活动,那几年比较多。到现在,每年还有三次以上各个合作社管委会成员到协会驻地集中培训,每年一次全体成员参加的年度活动。


在县里集中培训时,尤其互助基金托管平台建立的头几年,协会教我们怎么去做组织工作和教育工作。每个月我们在平台上讨论月度计划,要带回村,组织成员活动,跟农户一起讨论;下一个月平台再开会时,我们要带上计划完成情况,让协会做评估。协会评完了还给表彰奖励。我们各个社还要开经验分享会,大家都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这些教育培训活动让我们学会了怎么干工作。托管平台学习的时候,协会给我们出学费、路费,还给一点补贴。


培训的内容主要是管委会怎样理财,搞好小微信贷,怎样为村民服务等等。后来还增加了怎么养牛。为什么你亏本了,人家赚钱?人家怎么就把钱赚到了?要大家一起找原因,找损失,找缺点,然后克服它。我们从县里回村以后,就要组织各村民小组和成员参加合作社的培训学习,要把协会培训平台上学到的内容传达到每个农户。还要向全体社员公布社里的资金管理、资金信贷情况。同时还要解决一些具体的技术问题。例如榨菜种子、海椒技术培训,果树的修枝整形等,都要在各小组各层级落实。还有,养牛过程中环境卫生特别重要,要粪便分离、建垃圾池等等。种种问题很多都涉及环境卫生。


我们还用微信和协会沟通,老百姓想要什么,我们该做什么等等。从这些方面入手做事情,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组织学习是灵活的,农闲农忙不一样。我们会不定期地给村民讲,地点因时制宜,有时在田间地头、有时在农民家里。


3.合作社的管理与服务


我们社每做一件事情,都要在社员会上讨论,通过了才能去做。社的管理人员每5年选一次,要60%的社员通过才能担任。目前我们村由于资金太少,会计因病去世了,现在只有主任和出纳。


我们村种榨菜的时候,村民不知道怎么销售,也没有育苗的技术,合作社就和村委建议,由合作社组织各村小组统一育苗和提供种植技术,统一管理,这就是村民了解后同意的。我们的费用结算是到每家每户,合作社不收任何费用。水果是村民自己销售,海椒是统一销售的。所以村民对合作社非常拥护。


除了放贷、组织产业生产之外,合作社还组织家庭环境卫生安全检查评比。我们到各家去检查,好的表扬,差的要他改,再不行就通报批评,限期改正。合作社还组织人力清理环境,清理污水沟、污泥等等。现在,我们村的环境卫生、家庭卫生都非常好,家外家里到处都很整洁。特别是做了养牛业之后,村庄的环境卫生和牛的疾病防控是连在一起的,生产和生活是连在一起的。养牛业和公共卫生关系大。公共卫生的工作就是合作社按照协会的要求组织的。我们周边的3个村加入我们合作社组织的合作生产时,我们也要他们组织起3个小组。不仅负责买牛还要负责清洁卫生、环境卫生,还要给我们报告。我们每月要到农户家里实地查看他的情况,所以我们的日常工作是非常忙的。


在我们村,大家相处得非常融洽。互相帮助是一种传统,有困难的大家都会伸把手帮助。比如说农忙季节,你家农作物在外面,你有病无法收回来,附近的老百姓就帮助你收回家了,让你安心。我们村你帮我做,我帮你做,吃不吃饭都无所谓,这就是习惯。合作社看到有些田无人耕种,就出一点钱给农机手,让他代耕,这就是对农户的一种帮助。农忙季节,有些特殊困难的农户,比如老年人的子女在外地务工,有的农户农忙时家里人生病,合作社就把他的机耕田都包下来,用机器给他耕地和收庄稼。我们统计了一下,合作社为农户服务的80多个工,是用合作社利息收入支付的费用,大约1100多元,给这些土地的劳力、机耕做经营补助。


(六)合作社发展以及我们面临的难题


合作社在我们村里能够发展15、16年,而不少合作社就不行了,那是因为我们村大家团结得好。村里有的人家户口要转到城市,人走要退股。只要一个人说要退股,立马就有百姓来加入。如果我们工作搞得不好,不以老百姓为主,他就不会积极加入的。


现在,合作社虽然做的还不错,但是有很多困难。主要困难是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尤其缺乏人才。合作社老人居多,管理人员也都是老人。村里虽然也有年轻人回来,但是合作社的工资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举个例子,我自己就很难只依靠合作社津贴来维持生活。我是村医,有健康服务之类的项目,国家有相应补贴,大约一年有一万多不到两万块钱,再加上给村里老百姓服务看病,诊所药房收入也有几万块钱。所以我不是依靠合作社挣钱的。吸纳年轻人进入合作社团队,我认为最大的问题就是收入问题。


2019年,合作社组织老百姓考虑研究我们下一步的发展计划。要把我们撂荒的土地300多亩开发出来,就需要开出一条便民路,修上山,为今后的发展做准备。老百姓很积极,很支持,共同筹资有16万多元,把便民路已经修上山了,但是这条路没有硬化,经不起风吹雨打,现在这条路也还是有困难。所以没有资金就无法发展。


                                                   (易宪讲述 范艳春整理)



二、讨论


四川仪陇县观音庵村人口少,而且老年人、妇女儿童居多,合作社为什么能可持续发展15年?我们将分成四个部分来进行讨论。首先,我们来看合作社作为基层的社会经济组织,在农村社区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其次,我们来分析在这样一个条件并不好的农村社区,合作社能够成立并能够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要素;再次,我们来看看合作社在我们看得见的金融和产业资产之外,它所形成的信用和文化的软资产;最后,我们提出在乡村发展中,需要超越传统经济学的更加综合性的视角。


(一)合作社发挥乡村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功能


首先,合作社作为经济组织,根据放贷不出村和不放大额的原则,放款灵活便利,解决了本村农户的小额资金需求。正如易宪所说,小额资金贷款,农户是还得起的。15年来,以8.2万元的资金起步,合作社累计放款306万元,利息34万多元。在放贷的利息收入中,支付管理人员工资15万余元,社员分红9.2元。合作社还进行了三金提留(公益金、公积金、风险保证金);并且作为股东,投入股金4000元,加入了协会组织的养牛联合社。目前,合作社股本金8.25元,三金提留5.2万元,以及利息2万余元。此外,还有养牛产业发展资金31万余元。作为经济组织来说,合作社不仅满足了村民小额资金的需求,也让自己得到了可持续的发展。


其次,合作社作为社会组织承担了村庄公共性事务的功能。包括了村民卫生、村民互助,改善村风风貌。更重要的是,作为村里的组织力量,合作社建立了组织体系,设有5个村民管理小组,组织村民进行合作生产。村民种植榨菜、海椒、水果以及养牛,都离不开合作社提供的统一销售、统一技术服务。在提供小额信贷服务的同时,合作社成为了村庄公共性事务和产业生产的重要组织力量。


(二)乡村合作社的发展要素


观音庵村合作社的发展要素来自于内生和外来两个方面。


内生的是指村庄内在的基础及其成长性。首先是有村两委和村里的能人。在成立合作社时,村两委积极支持,选举了易宪作为合作社主任。易宪是村医,村里人信任,易宪持续担任了15年的合作社主任。村两委的支持,稳定的合作社管委会人员,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但是仅仅依靠村庄和村民自身的力量并不能支撑合作社的发起与发展,也难以解决合作社发展过程中遭遇的问题。所以,我们看到,协会的赋能、服务以及陪伴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协会对合作社的支持,我们可以分为对合作社的管理赋能和服务支持;以及赋能合作社组织农户合作产业生产。


在对合作社的管理赋能和服务支持上,在合作社发起时,就来自协会的驱动力。协会协调政府,为社员的入股资金给予1:1的配资。在合作社发展之初,协会培训合作社管委会人员,帮助建立管理制度。当合作社因人情因素、能力欠缺出现了资金管理混乱的问题,协会推出资金托管服务,及时解决了合作社资金体外循环、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协会一面重申放贷规则,一面鼓励合作社按规则自行决定放贷业务,协会并不干预。这就确保合作社规范管理的同时,保障了合作社的主体性。这对于合作社起到了很重要的保护作用。对于小农户自组织的专业性信用机构的健康发展来说,遵循专业规则,拥有专业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但这样的规则和能力很难从乡村社会的土壤中自发生长起来。


在赋能合作社组织农户合作生产上,协会帮助合作社发挥所能,比较有效地对接大市场。对接市场需要找好产品、找到出口,协会帮助合作社和县政府、县食品公司签了种榨菜的合同,拿到了订单。组织生产只靠合作社管委会管不过来,合作社就在组织结构上增设了小组。全村分5个小组分别组织和服务农户。小组长进入合作社管委会。在组织生产过程中,协会先赋能合作社及合作社小组,合作社与合作社小组再赋能农户,从而解决了生产过程中服务到户的问题。


合作社养牛产业,也是协会提供了免息的养牛产业基金,并对合作社进行技术等各项培训才发展起来的。要注意的是,养牛的技术要求远高于种植,而且也不像种植那样有县里的订单,这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在2018年之前,小农户贷款养牛并没有挣到钱。尽管据易宪主任说也没赔钱。但从时间成本以及社会成本来测算,可以判断,在缺乏技术保障的条件下,合作社和小农户投入养殖业风险是不低的。


在合作社组织农户产业生产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技术要素的重要性。在第一个阶段的种植榨菜、海椒、果树(2008-2014)的过程中,协会通过对合作社和合作社小组的赋能,解决了技术上的问题。在进入技术要求更高的养牛产业时,即2014年到2017年,由于一直不能解决配种和品种改良问题,农户没挣到钱,从120户下降到了30余户。为了要持续推进养牛产业,协会引入母牛繁育技术,并开始培育养牛联合社,一部分养牛大户通过合作的方式,为养牛小户提供技术服务。2018年以后,养牛户们才开始扭亏为盈。可见,农业生产发展中,技术服务是非常重要的要素,但这并非是合作社自身能解决的。


我们可以看到,在合作社的生存和发展中,仪陇县乡村协会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参与发起、赋能、提供技术和资金管理服务、对接资源、市场,陪伴合作社和小农户成长。这些功能都是村一级的农民组织难以具备,但对其生存和发展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


(三)合作社的信用和文化软资产


正如中央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张孝德在论坛现场点评时所指出的,合作社以及仪陇乡村协会所拥有的金融资产,如果按照今天传统经济学的视角,几乎可以忽略。传统经济学认为,一个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是其信用的重要基础。但是仪陇有自己独特的资产。张教授认为,他们在合作中形成了能够增加仪陇金融的凝聚力和信用力的文化与精神类的东西,这就是合作金融的软资产,也是合作社的核心资产。


张教授认为,乡村的金融服务,不能按照资本的逻辑来运作。乡村是一个熟人社会,乡村经济组织的基础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形成的亲情合作关系。因而,乡村合作组织首先是人心合作,然后才是利益合作。在乡村经济合作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首要的核心要素。而信任是要通过培育生成和发展的。易宪主任不断强调,协会通过托管平台组织他们学习知识,增长能力。在观音庵村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协会持续地提供合作社的教育、赋能和服务;合作社的通过小额信贷的金融服务以及组织化生产服务建立了村庄的信用和文化软资产。


(四)超越组织先行或产业先行的农村发展的综合性视角


在农村社区发展工作中,社会组织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一个核心的经验教训就是经济导向的项目活动往往容易破坏农村社区自身的生态。这也是为什么大量的单一经济发展或者产业发展的项目在农村遭遇了失败。同时,社会组织大量的发展项目同样面临着解决自身可持续性的问题,如何从输血走向造血。在论坛现场,也有与会嘉宾提出了组织先行还是产业先行的问题。但如果我们深入发展的本质,组织先行或产业先行本身在某种程度上也许是个伪命题。


经济发展和经济生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在合作社15年的组织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深入分析协会赋能和建设的究竟是什么?我们认为,协会帮助合作社建立了可以更好适应市场和组织发展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例如合作社作为乡土社会的一部分,会基于人情放贷,资金不入账,体外循环。协会帮助建立合作社管理制度,放贷规则,提供托管服务。在养牛的过程中,建立养牛联社,以养牛的产业链来协调大户、小户以及产业服务的利益关系。在这里,协会充当了规则制定和裁决者的角色。在对合作社提供组织发展和产业发展的教育赋能过程中,协会传递的是一种更加适应市场的和组织发展的理性能力。只有内生于乡村、家庭组织土壤的合作社(农户的合作组织)被赋能这样的理性能力,乡村发展才能真正与现代因素融合。我们可以看到,以发展理念为指导,扎根乡村、并具备丰富乡村发展经验的仪陇县乡村协会,它的教育、赋能和传递作用是如此重要、不可或缺。


在这个教育赋能过程中,金融服务和产业发展是合作社和协会作为组织生存下来的生命线。来自于小额信贷的利息收入,支撑了合作社15年的发展。同样地,小额信贷业务支撑了乡村仪陇协会60%-70%的人员费用。正如仪陇乡村协会高向军所说,合作组织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而且合作组织的指向是让大家幸福,给大家赋权,让大家提高,然后再共同讨论做一个能够一起挣钱的、共富产业。


这也就是说,我们在乡村振兴与乡村社会服务上,需要超越单一的经济发展的,具备更加综合性的视角。组织和产业是一体两面,同样是在传统的土地上输入了具备现代因素的组织、思维、行为方式,赋能乡村、农户融合进入现代的幸福生活。


范艳春执笔


  排版:丘雪 王秀娟


 推荐阅读


1.专栏 | 杨团:乡村振兴探路者论坛开幕词


2.专家点评 |“仪陇做法”01从恰亚诺夫的“差异化最优规模”理论看四川仪陇县养牛农民专业合作社


3.专家点评 | “仪陇做法” 02乡村合作组织永远不要忘记初衷


4.专家点评 | “仪陇做法” 03仪陇县乡村发展协会组织农民赋权赋能,形成治理共同体


5.专家点评 | “仪陇做法”04公益组织培育农民合作组织 助力乡村振兴



北京农禾之家综合农协研究组

这是一个探索中国三农事业发展的制度方向和实施路径的学术研究群体,起步于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在陕西洛川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试点。2005年,该课题组扶助一批农民合作组织设立“农禾之家”联盟,并于2011年正式注册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成为该中心下设的综合农协研究组。该研究组拥有多机构、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志愿者,主要针对农民再组织化、乡(镇)域和村域综合性农民合作组织与乡村社会基础再造进行方案设计、试点探索、理论创新、案例剖析、政策推进等。自2013年起,连续编辑出版《综合农协》季刊,年度集体著作《综合农协 中国三农改革的突破口》,举办“农民组织化“、“东亚综合农协”、“集体经济与合作社”、“供销社改革”、“乡村社区工作者”、“青年返乡”等领域的论坛和讲座,与地方政府合作进行乡镇级综合性农民合作组织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