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烟台经验”02(上) “新党建”再造村社秩序,重经营做强合作经济 ——莱州田家村故事

乡村振兴是中国未来全党、全国、全社会全情关注的伟大事业,目前正以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深度和广度在发展。于2021年6月20日在京举办的《乡村振兴探路者论坛》,就是试图向社会展示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着的变革。

 

论坛摈除“理论主导、专家包场”的做法,首次用系列化集中展示一线农人探路者优秀事例的方式,让基层的持久努力被社会听见和看见,让各界的交流互动立基于一线的真实,推动全社会形成关注乡村振兴实践的持久氛围,推动更多的人自觉参与乡村振兴探路者大军。

 

论坛由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乡村治理中心和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三家共同主办。本年度论坛计划举办六期,刊出六期专栏。(点击链接查看六期论坛简介)

 

 
 
 
 

乡村振兴探路者专栏

 
 
 
 

 

《乡村振兴探路者专栏》以论坛材料为基础,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指南,依照论坛举办顺序,逐一整理每期论坛一线探路者讲述的材料,分析和揭示故事背后的机理和机制,以帮助读者在遇到同类事情或问题时能够提升认识,有所借鉴。

 

首期专栏计划以《乡村振兴探路者论坛》第一期“烟台经验”为主题,发布六篇文章。

 

 
 
 
 

第一期 第二篇(上)

 
 
 
 

 

“新党建”再造村社秩序,重经营做强合作经济

——莱州田家村故事

 

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

综合农协研究组

 

【摘要】田家村是烟台地区莱州市出名的乱村,集体经济很弱,曾排在莱州近一千个村庄的末尾。2021年全市干事创业大赛,田家村进入前十名,三年前进了近一千多名。该村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契机,治穷先治乱,组建老干部委员会、慈善义工协会、青年志愿者创业者团队和“群众拥党先锋团”,整顿了全村秩序,激发了村民的公心。在稳定村庄的基础上打造合作社,以市场为导向,打造本村小米品牌,以品牌营销推动节日产业,以节日产业带动一产、二产发展,按交易量分红占主导的方式,发动和激励村民,以社区为整体,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融合,经济利益与社区公共利益相融合,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合作经济。

 

【关键词】村支书;基层党建;合作社;集体经济;三产融合;农村社会组织;村民参与

 

 
 
 
 

一、故事

 
 
 
 

 

杨春华在【乡村振兴探路者论坛】第一期“烟台经验”(2021年6月20日)上讲演

 

我叫杨春华。现在是我们山东烟台地区莱州市文峰街道田家村的党支部书记。我们村有206户,750人,4000多亩山地。我是2017年当村主任的,那时我还不是党员。田家村在我上任之前是一个非常乱、非常穷的村。乱到什么程度?村委会换届选举在全镇是最后一名,一直拖到腊月初三就是阳历2018年1月初才完成,所以我其实是2018年初才上的任。

 

上任后才发现,村集体账上是负数,欠了120多万的外债,真吓了我一跳。更难的是村民有组织的到村委折腾事,一个腊月砸了4个烟灰缸,铝合金门换了2次玻璃,还有的人聚集起来明目张胆吆喝,让我先蹦跶3个月。我娘守着我哭了至少得十几次,死活不让我干。但是咱就是要干下去。说好听点儿,咱身上承载着老百姓的期望,说不好听点,是咱丢不起这个人。 

 

田家村党支部、村委会领导班子组成“启胜团队”

 

(一)治穷先治

 

2017年春天,莱州市委组织部开始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我们两委班子想清楚了,整天唧唧囔囔的打仗,日子过不好的。“穷乱之间先治乱,老百姓揣在兜里才是钱,自己造血才是钱”,是当时定下来的治村理念。

 

我们的治乱行动就是整风运动。我用了我做生意的方法,给两委团队起名叫“启胜团队”,制定了理念,建立了规矩,叫做事不过三。第一次你这个事没办好,我可以不吱声,第二次也可以不吱声。但第三次我不管你亲娘老子在场,我就楞蹦高。

 

当时开两委会,有个两委干部就出上工夫不停的敲桌子,手敲疼了就按圆珠笔,要么就把办公室抽屉吱呀吱呀来回拉。你开多长时间会,他就对着干多长时间。我就当众讲:我杨春华已经上任了,在不犯重大错误的情况下三年之内你是别想让我下去,咱们想好好干得话,就拉拉手,如果不想好好干,对不起!咱们今天莲花,明天牡丹,给你换着花样来。用这种方法,一次两次他就长记性了。

 

接下来,开始治理村上。因为自己当时不是党员,不好意思从党员开始治理。别让人说,你看这孩子上任了舞舞扎扎的不好看。所以我就从组织群众入手,选择先锋党员带队,建立了三支村一级的团队。

 

第一是“老干部委员会”,就是把村里的老支部书记、老主任都招了回来,而且每个家族里的有远见,敢说话、说了算的老人也在其中。这些人是田家村乡村稳定的定盘星,为村里的大事指路把脉。有他们坐镇,两委年轻化、缺乏工作经验的问题也解决了。

 

田家村老干部委员会

 

第二支团队是“慈善义工协会”。其实这是问题倒逼的结果。我发现经常来村委折腾事的人大部分是妇女。男人打发老婆来,女人多说句少说句,你也拿她没办法。我想,对不听话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组织起来跟着我干。开始非常难,很少有妇女敢靠近我。还有人说闲话:新任干部上来你们就倒贴,你们想当叛徒吗。我就让女党员带头,从6个妇女到16个,现在有52个妇女了。妇女们当上慈善义工以后,负责田家村的节日举办,助残救孤,捐款、卫生、农副产品宣传这些工作,很好的推动了我们田家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田家村妇女组成慈善义工协会

 

两支团队建好了以后,我们村基本上就能正常开党员会和村民代表会了。党员会在屋里开,我那时不是党员,就在外面守着,一个冬天脚都冻了。

 

再后来我又发现田家村个别年轻人不听话,在城里挣点钱以后心思就膨胀了,看别人不顺眼,讲话也不大在乎了。你不听话就跟着我干事!我们村的第三支队伍——“青年志愿者创业者团队”就这样成立了。这个团队49名队员,都是30岁到45岁的年青人。他们使用现代工具,用网络营销,线上线下相结合做农副产品推广、销售、宣传。这支团队为田家村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思想,新血液、新活力。

 

田家村“青年志愿者创业者团队”组织抗疫活动

 

在组织年轻人上我比较随意,因为我们年纪差不多。比如说我喜欢看美国大片,我有时候一看看到半夜两三点。我看到一个非常好的大片,第二天早上起来我就给他们打电话说今晚咱们开会,一般就是十八九个人,最多的时候叫了二三十个人。我就让他们看电影,看到集体主义精神迸发到让你汗毛都竖起来的时候,我就搞个暂停,就说最近村里这个产品研发方面还遇到点什么问题,你们脑子灵便能不能帮我想想?说实话那时候你说啥他听啥,年轻人好管也不好管,关键是抓住他感兴趣的点,走进他心里。

 

三支团队建起来,身体,头脑和手脚都能协调配合了,田家村就出现了新面貌。

 

我们将“先治乱后治穷”总结为的“精神建设倒算法”,发展村集体是先从经济入手,还是从推动乡村善治入手?有些村是急于发展经济,赶快成立合作社,赶快去找项目找方法。我们先乡村善治入手,就是一个逆向倒推的思维方法。不急着赚钱,而是先聚民心做精神文明建设。它带来的包括经济效益在内的综合效益才是长远、可持续的。

 

(二)致富靠打算

 

1、合作社的入股与分红

 

田家村的金丰合作社是2018年6月登记注册的,由村两委五人发起,村集体出资20.5万元,村民入股10.15万元。后来我们将烟台市委组织部和莱州市委组织部给村集体用于购买农机设备的资金给集体股扩股,又发动村民以资金入股。到现在,村集体股份73万元,全村85%的村民入股36万元。在分配上,我们先将村集体股份的分红提出来,再对合作社所得部分进行分配。

 

2018-2020年三年总算账,村集体分到81万,合作社42万。合作社所得须先扣除两成用于公积金和公益金,8成用来给社员个人分红。以8成作为百分之百,其中的4成按照社员入股资金分红,6成作为交易量分配。交易量分配占主导,改变了之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我们鼓励社员向合作社交小米,买种子、肥料,利用机械还有田间管理上频繁交易。交易的越多,分红就越多。用交易量分红刺激社员,社员就乐于和合作社互动和沟通。通过沟通就能多倾听村民的声音,以调整村集体和合作社的发展方向。大家伙都积极了,合作社就发展了。合作社发展了,集体经济就壮大了。所以,还是沟通的力量是最简单和有效的。我接手村集体时那120万元欠债,现在基本上还清了。

 

2、办合作社的体会

 

我从实践中体会到,为了农民和村庄的长远利益,决策权必须掌握在党支部也就是村集体手里。散户农民容易形成各干各的,同行互相排挤的局面,特别是在品牌规划,集约种植,二产研发,三产融合方面难以形成统一意见。村庄要有新发展,必须把农户的个人利益和集体的利益结合起来,利用村里多个层级、多个组织的优势,拧成一股绳,共同开拓市场,谋求整体的发展。

 

合作社社员领到了年终分红款

 

我们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不是只做经济,而是发挥两大作用,凝聚民心求稳定,和打造本土品牌,推动产业发展。

 

在金丰合作社没正式成立以前,我们不仅用三支团队稳定村庄,还团结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分别办了养猪、养鸡、养牛和水果种植四个自发的、没登记注册的小合作社,统一购买肥料饲料,统一检疫、防疫等。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稳定骨干,达到思想统一,以经济利益的相互串联来组织骨干农户,团结更多的村民。当时我们的想法就是,合作社要支持乡村稳定,有利于乡村善治。

 

金丰合作社成立后,这些小社都归到大社里,并没有入股,而是由合作社给他们继续提供相应的各种服务,现在他们的发展都很正常。

 

办合作社要循序渐进,而且要始终把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合作社做小米的生产和销售推广。开始时农户不愿意多种小米,合作社自己做试验田也就是品种和技术的示范田,后来农户看到试验田的小米卖得那么好,纷纷种起来。全村小米种植面积接近2000亩。这时小米的统一销售成了问题。合作社研发了小米品牌,设计了包装物,但是还不具备大批量销售的能力。为了适应农户愿意用合作社品牌提升自家小米的售价的想法,我们就将代工生产的小米包装物以成本价发给农户自行销售,让农户赚钱,也发动农户一起宣传合作社的品牌。不过,这些农户用合作社品牌自行销售,价格不一,有些混乱。所以当我们具备了规模化销售能力,就要求个人自愿向合作社交售小米,统一销售。为了激励农户,多交小米交易量就高,就能多分红。总之,无论怎么做,合作社都以照顾农民利益为第一。目前,近2000亩小米产量的85% 由合作社销售,15%是合作社主动留给个人自行销售。

 

合作社经营要稳健,要尊重自然规律和市场规则。我们办合作社的大思路是:稳定一产,着重发展二产,逐步三产融合。稳打稳扎不能黑瞎子掰苞米。稳定一产,重点是依托试验田打造小米品牌和稳定品牌。只有品牌稳定了,才能有相对稳定的市场,才能发力二产,做大加工产业链。一二三产本是环环相扣,循序推动的。一、二产做不好,三产就没有前提,也没有支撑了。三产融合得逐年上台阶,现在还很初步。

 

3、合作社的主要工作

 

办合作社的这三年,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

 

(1)产业选择

 

在农业产业选择上,我们不搞跟风,没有选烟台地区普遍的果树产业。党支部带领大家反复讨论,认为种苹果、樱桃周期长,股民的等待成本高,而且我们对市场销售没把握,合作社的风险大。最后我们选择了种小米,形成产业,打造自己的品牌。

 

在生产方式选择上,我们没有选择土地流转、集体生产的方式。我们村是山地丘陵地带,梯田占九成。地块小而散,十几亩二十几亩就算是最大块的地了。大机械拉的犁长就长7米,而我们村很多地块最宽只有2米、3米。这样的小地块不适合大规模土地流转和大机械生产,只能采取小机械作业。所以合作社成立初期我们也不敢收地。

 

但就长期看,农村的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我们村70岁以上的老人有130多人,占总人口的17%。10年后田家村将消失两成人口,将近600亩地被闲置。所以,土地集约化管理势在必行。目前我们尊重自然规律和个人意愿,循序渐进的流转土地。对于年轻人不能回村务农、只有失去劳动力的老人在家的户,就逐步流转他们的土地进入合作社;对于家里有劳力耕作的户,就通过农业局加强技术指导,简化耕作程序,以适用的机械化和科学种植减轻社员的种植压力。

 

我们的合作社没有土地入股,而是资金入股。合作社统一购买农资,统一销售产品,做农户做不了做不好的事。这让合作社有了轻资产的特点,不仅避免了村集体做事松散粗放,把握不准生产成本的弱点,还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农副产品市场研发、营销、品牌管理以及旅游业的统一规划上,更好的发挥集体的作用。

 

可以说,轻资产的方针给合作社有充分的时间去做好二产,把二产的产品研发和销售做好,这也是合作社在给自己争取发展的时间。

 

(2)部门设置

 

我们的合作社对准一二三产业分设了三个部门:

“农机农资服务部”,负责提供生产服务。合作社上了很多机械,所有农田服务机械从收割到播种一应俱全。大型机械是出去作业的,还有在家干活的,还有手扶拖拉机。耕地,犁地,播种、旋地机都有。我十几岁出去打工,做生意,从没有在村里干过农业生产,这些都是回村后学的。

 

“农副产品研产部”,负责研发和生产。我们自己研发了小米的软硬包礼盒,小米挂面、面片、刀削面、火锅面等等,还有原生的蜂蜜王浆这些产品。还自主研发生产小米速食米粥和小米粥油精华。

 

三是“生态旅游开发部”,负责旅游开发,和市区的团队合作,兴办节日产业。

 

田家村举办节日活动,慈善义工协会的妇女传播小米品牌

 

(3)狠抓质量

 

我们的小米质量好,一个是靠天然的条件,一个是靠后天的努力。

 

田家村三面环山的小气候,土壤天然富硒,再加上背阴的山坡儿,比较适合小米的生长。田家村从战国时期就有种植小米的习俗,多年来一直沿用老谷种,纯有机肥的种植模式,这算是独特优势。现在的新品种虽然产量高,但是口感差强人意。

 

后天的努力就是合作社在县农业局还有农技协的帮助支持下,按照科学方法,实行田家小米的品种、技术、防治、指导、销售五个统一。

 

我们的村民一直种的是老品种,光我们村的老谷种就有十多个。县农业局和农技协就帮助我们优选品种。我们定期在村里举办熬粥比赛。规定好单位水量米量,各家把自家的粥熬好拿出来,大家伙儿一块儿评比。谁家米粥口感好,来年就选这个品种做谷种。

 

农业局和科协、农技协给合作社提供统一技术指导,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的有效防治,由合作社统一实施。我们尽量不用农药,要用也是三、四年喷一次有机农药。尽管短期内土质还达不到有机标准,但在管理上,是努力按照有机方式去做的。田间管理上,之前老百姓都是人工间苗儿,一亩地一个人要干三天以上。现在合作社通过农业局引进了绳播技术。把谷种嵌入到纸绳里,连同纸绳一起播到土里,把控疏密程度,省掉间苗工序。收谷以前靠人工把谷穗儿一个个剪下来,很费事。所以田家一直流传“宁种十亩麦不耧一亩谷”,每户最多能种5亩地,再多就忙活不过来了。现在合作社有收割机,一次性收割,秸秆打碎还田,村民如果土地资源充足,一个人种50亩没问题。

 

正是通过五统一,提升了田家小米的质量。用老农的话说,田家小米的口感普遍提高了三成。

 

(4)打造品牌

 

按照我们村的情况,地就那么多地。提高单位土地的收益是根本。要提高收益,最重要的是通过品牌打造提升产品附加值。我们集中精力先把田家小米的品牌做起来。有了品牌价值才能有大面积种植保障。不然,销售上就有可能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就有比较大的风险。

 

现在农产品的代价太低了,小米谁都能种,我们村卖的好,别的村呼啦呼啦都上,而且低价竞争。可以说,没形成品牌之前,小米只能卖个小麦价,但是品牌化的田家小米可以永远卖这个价,而且价格还能看涨。

 

有句老话说:吃不穷喝不穷,打算不到就受穷。我们在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为给合作社长远发展负责,长计划,短安排,拼尽了所有的能耐。

 

打造品牌要有商标和设计。我们给田家村小米系列产品注册了“天褔山”商标,实行统一产、管、销;我们为“小米免淘礼盒”、“小米养生黄酒浆”、“小米养生白酒浆”、“小米挂面”等产品做体系化的包装设计;我们村的青年创业者团队承担品牌营销的传播;以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为载体,将传统农业种植与乡村旅游、农闲体验、民俗节日等全方位结合,走出了一条三产融合,品牌促销售的路子。

 

田家村金丰合作社品牌

 

打造品牌,推动传播需要发掘历史文化。我们找了县文化馆馆长,得知田家村在战国时期因田单将军落户而得名。田家村属于齐国范围,我们就用齐王的名义,圈了30亩地作为贡米生产地。这块地是我的前任流转给企业的,我收回了,给村集体作为小米种植试验田,为村民做示范如何省力省工的种出高质量小米。

 

在营销上,我们把小米装到一个精装木桶里,卖398元6斤,平均60多块钱一斤,很贵但卖得很快。后来通过市场调研发现,买主主要用来给坐月子的妇女送礼了。原来坊间传闻吃了贡米能生出小皇上来。这时我们小米的附加值就上去了。这块示范田带动了全村村民种小米。小米种植面积从2018年的100多亩扩大到现在的2000亩。

 

打造田家小米品牌

 

打造品牌需要找到好的题材,做出创新的设计。我们知道,小小的田家村,无论资金、设备、品牌沉淀,销售、研发,实操经验,都无法和大企业、大品牌相比,要想把特别困难的事做成,就要有逆向思维。我的一个逆向思维就是“二产经济倒算法”。在二产研发上,从终端销售市场出发,找到市场空白,利用自身优势研发填补空白的产品,再进行产品制造,这就是逆向思维。田家村“小米速食粥”和“粥油精华”就是利用“倒算法”思维填补终端市场空白的例子。

 

小米粥上面有层皮子,叫粥油,我给提提提纯,做成奶粉状的产品专门供给产妇。市场没有这个产品。庆生送红包产妇捞不着,端着小米粥往医院非常不便。我们发明的粥油精华,一包25克,营养成分高,方便易冲泡。还分了好几种口味儿。这是市场空白,没人跟我竞争,只要找准价格定位和消费群体的定位就行。

 

田家村合作社自主开发“粥油精华”独特产品

 

在小米系列品牌和包装、设计上,我们没钱请市场上的设计师,就自己来。我只是高中毕业,上的是社会大学,没学过这些,但是需要就是最好的老师。我上超市看观察各式各样的包装设计,反复琢磨,自己摸索。现在,我每设计一款,都交给青年创业团队提意见修改。他们给了我底气和激励。

 

我们还针对年轻人既怕胖又想解馋的需求,以小米为主原料,应景年轻人吃不撑的零食系列做了吃货联盟。这个产品系列与一产的小米有明显差异。一产的小米对应的是家庭主妇群体。而吃货联盟例如小米锅巴、小米月饼、黄米月饼、黄米粽子、黄米汤圆等。这10多20多个单品,价格定位是9.9元系列,一个厂家可代工十几个单品,投入低利润较高,便于商超堆头促销。这些单品在市场营销中经过逐渐淘汰,最后稳定几个做成当地的一线品牌,销路打开后,再考虑上食品厂。

 

田家村合作社自主开发和生产的零食系列产品

 

在品牌传播上,我们建立了自己的公众号、网上商城,还利用抖音、快手等新的小视频工具。无论网站建设,配图,宣传,往上顶流量,都是发动年轻人做。

 

在网络销售上,我们请了当地快手的网红大麦,他有2100多万粉丝,我们聘他为小米形象推广大使,他义务给我们做传播。农民丰收节的传播我们一共上了13家网站,将搜狐、百度、头条,一网打尽,打开网站-全是田家小米节。当时还请了山东省电视台的六个主持人一起帮我们做宣传。三天就接纳了4万多人。由于停车场没准备充分,还临时借用了村民的60亩的空地停车。

 

田家小米上抖音

 

(5)节日产业

 

为什么把节日当产业来做?这主要来自“三产旅游倒算法”的逆向思维。旅游行业投资大见效慢,大多数顺向思维,比如建设田园综合体大棚发展果蔬业,建成了再通过宣传招揽游客做采摘。我们没有资金做基本建设,就倒过来做,先招揽人脉,把村里的各种果实、自然资源、文化资源都利用起来,先聚人气。人流量有了,再根据人流量去定三产旅游项目。聚人气一要靠内容,二要靠引流。

 

节日产业就是内容。我们“逢节必办,没节找节办”,挖掘文化内涵。元月1号叫“元旦的联谊节”,三八妇女节叫“强学习,提素质,做魅力女人三八妇女节”。山上槐花开了,我们有“千人槐花包子大赛”,山上桑椹熟了,我们有“桑椹的美食节”,还有”三月三的民俗文化节”。七一党建,我们叫“田家村的感恩节”,今年是第四届了。9月份在中秋节之前,我们隆重推出一年最重要的节日,“小米丰收美食节”。2018到2020年,三年上了三个台阶。第一年是田家村的“小米丰收美食节”,第二年是“文峰路街道农民丰收节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副产品推介会”,第三年是“莱州市第三届农民丰收节”。

 

引流聚人气要靠社会组织特别是慈善公益组织和关注生态的企业。我们和莱州市慈善总会等很多组织合作,成立“公益小天使的活动基地”、”大自然的培训中心”、“小红军影视基地”等等,请他们定期带人流到村里做活动,现在每个周六周日都有社会活动了。

 

“千人槐花包子大赛”和市区所有的婚姻介绍所合作。她们很厉害,一个女的能招来十个男的。谈恋爱干咧咧不行,手里有点东西忙活着就不一样了,所以包包子的活儿正好。

 

小米丰收节现场

 

总之,村庄发展和居家过日子一个样,一口吃不成胖子。现在,合作社种植成本高,小米价格还没上去,产品系列也没成型,所以,我们的合作社还处于初级阶段。

 

现阶段我们慢慢地做土地流转,在土地逐步流转的空档里抓紧时间培养本土品牌,抓紧时间研发二产产品,抓紧时间搞一二三产融合。我们有信心让我们的合作社做到长期稳赚不赔。

 

(三)“群众拥党先锋团”

 

田家村有39名党员。其中2018年以前入党的22名,2018年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以后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发展了17名新党员。将党员的平均年龄拉低了十几岁。现在,60岁以上的党员25人。党龄50年的7人。在39名党员中,田家村党支部不分年龄,将经验足和干劲强的17名党员设为先锋党员。先锋党员中,最大的67岁,最小的35岁。为了加强党支部的基层建设,我们办了“群众拥党先锋团”。

 

1、为什么办

 

兴办“群众拥党先锋团”是我在入党之前的想法,入党之后实施的。2018年1月我被选为村主任,那时不是党员,不能参加党的会议,一个冬天,就在会议室门外等着,脚都生了冻疮。那时我就想,我们党为了乡村振兴,投入这么多精力是为的什么?是为了让群众主动的拥护党、爱戴党,感恩党。现在农村工作不好做,最根本原因一是村集体对村民缺乏抓手,二是老百姓没了信仰。生了小孩都想着以后让他当官儿,要不就做生意发财。怎么改变这种状况?让老百姓主动的信仰党,感恩党,就要想党能给他带来什么?现在,党支部开会就是念念文件,看起来高大上,但是跟农村工作结合不起来,比较古板,党员群众也不容易理解。所以,2019年6月,我成为预备党员之后就想,要做一个“群众拥党先锋团”,通过党的积极分子做好事去激发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推动党员主动地带领积极分子,积极分子带领一道群众前进。

 

村庄社会组织——群众拥党先锋团人才济济

 

我觉得这个事很紧迫。因为真正体会到党领导的好处的,是我们的父辈,他们有亲身的感受,可是他们活在这世上最多还有二十年,等到他们过世,再给零零后,九零后这些没经历过苦难的人讲党建,他们就不会有亲历者的感受了。

 

2、怎么办?

 

那么用什么方式做呢?老姓有什么理由去做拥党的事呢?现在能抓住老百姓的,我以为是农村人的人情世故。现在的老百姓,他不听话你给他掐掉福利是治标不治本的,至少你说不到他的心里去。但是老百姓比较在乎人情世故,比如今天我到我婶家吃了顿饭。第二天我再见我婶,我就想要给她还回去。这就是你对我做了好事,我欠了你的人情就要还回去。这就是通过互相欠人情来激发人们互帮互助。

 

还有就是对道德制高点的引领。这关乎信仰和传承。婆婆为了让儿媳将来孝顺她,就要给儿媳做榜样,孝顺自己上头的婆婆。这样世代相传,家风和道德就建立起来了。所以,怎么样把道德情操与家族传承连接起来,让人们少从经济上多从道德上去攀比。也是拥党先锋团要做的事情。

 

找什么人做这个事呢?一定是有需求的人群。什么样的人有需求?一个是积极分子有需求,他要将来入党,第二是党员的家属有需求,他是为了有荣誉,为了脸面。第三是村里的先进团体,我们的慈善义工,我们的三支队伍等等。

 

自2019年起,田家村就成立了“群众拥党先锋团”。一批非党的积极分子在先锋党员的带领下,一带三,三带多,多带全村,从互相欠人情开始,形成一个轰轰烈烈的全体村民拥护党,爱戴党的行动。

 

群众拥党先锋团分组负责村庄共建工作

 

3、村民参与 民主治理

 

让群众信任党、拥护党,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就要做出样子。在整治村两委的行动中,我发觉村民对集体一直有意见。这一是沟通不畅,我们做的工作没有及时的让老百姓知道,二是老百姓一直以为集体挣的钱都让村干部给贪了。所以当时就成立了四个人的村理财小组,由老干部委员会里的老支书,老会计担任。对村里的所有资金去向,由村理财小组每周发布公榜,让全村村民来监督。公榜牌矗立在村头的显要位置,牌前还做了桌子、凳子和棋盘,让老百姓可以边下棋边看榜。

 

 

合作社公榜区成为田家村老年人活动场所

 

公榜现在成了村党支部、村委会与村民沟通的桥梁和工具,争取到了老百姓对我们工作的理解、认可和支持。

 

我上任四年来从没和村民红过脸,全靠群众的力量,发动群众管理和制约群众。

 

为了加强沟通,后来我们又发明了党员联户制。沟通是最廉价和最有效的。农村工作过去一般都是靠大喇叭吆喝,但是现在农村人老龄化了,耳朵都不好使,吆喝没效果。建微信群,老人不会上微信,也解释不明白。索性就建立了党员包户制。一个党员包三五户。党员不够,村民代表上。

 

田家村党员、村民代表联户网络图

 

我们将党员和村民代表混编为四个组,由两委成员四个人分别负责,支部党员参与26人,书记主任不参与这个网络。

 

建立了这个以党员为节点、全覆盖的村民网络之后,我们村开会跟别的村就完全不一样了。开完全体大会后,一定由两委成员这四个人领着自己本组的党员和村民代表开会,然后再由组里的党员和村民代表按照各自包的户到炕头上去分别传达。这样大中小一结合,就把事情办细致了。比如明天要做清理卫生了。党员领了任务就要到自己包户的村民小组或者村民家里,说明清理卫生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截止?为什么要这么清理?清理能给你们带来什么好处?能给村集体带来什么好处?村集体好了,能给我们全村带来什么好处?解释清楚了老百姓就理解了。还有,连户的这些人都是邻居,看着邻居的面子也得干。所以,包户的方法就是说明白法。这让田家村干点事非常顺当,执行力特别强。今年全市的干事创业大赛,我们田家村由之前的一千多名现在到了进了前十名,进了一千多名。

 

田家村党员活动

 

短短三年,田家村由刻骨铭心的乱,刻骨铭心的穷,到现在乱变治,穷变富,人人脸上洋溢着笑容。田家村有今天,是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大好形势带来的。刚开始接触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时,确实不知道怎么回事?也不知道怎么干。是烟台市委组织部,莱州市委组织部,他们简直是把我们田家村当作自己的家,亲手教我们怎么解决问题,解决这种问题会带来什么好处。他们告诉我们,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就是要做两个组织起来。把经济组织起来,把人心组织起来。

 

大好形势给我们带来了机会,上级的支持让我们有勇气和力量为改变村庄面貌而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无论村书记,无论工作人员,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这种不断创造新规矩和不断打破旧规矩中进行的。

 

(杨春华讲述,杨团整理)   

 

杨春华

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文峰路街道田家村党支部书记

杨团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顾问

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理事长、综合农协研究组负责人

 

 
 
 
 

推荐阅读

 
 
 
 

 

1.首期乡村振兴探路者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2.专栏 | 杨团:乡村振兴探路者论坛开幕词

 

3.专栏 | “烟台经验”01 村民全员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创新——亭口镇衣家村故事

 

点击查看乡村振兴探路者论坛主办方简介

 

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

综合农协研究组:

这是一个探索中国三农事业发展的制度方向和实施路径的学术研究群体,起步于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在陕西洛川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试点。2005年,该课题组扶助一批农民合作组织设立“农禾之家”联盟,并于2011年正式注册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成为该中心下设的综合农协研究组。该研究组拥有多机构、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志愿者,主要针对农民再组织化、乡(镇)域和村域综合性农民合作组织与乡村社会基础再造进行方案设计、试点探索、理论创新、案例剖析、政策推进等。自2013年起,连续编辑出版《综合农协》季刊,年度集体著作《综合农协 中国三农改革的突破口》,举办“农民组织化“、“东亚综合农协”、“集体经济与合作社”、“供销社改革”、“乡村社区工作者”、“青年返乡”等领域的论坛和讲座,与地方政府合作进行乡镇级综合性农民合作组织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