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乡村发展之路”01(下) 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故事——20年探索乡村发展 以合作为纽带对接市场

乡村振兴探路者专栏以《乡村振兴探路者论坛》材料为基础,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指南,依照论坛举办顺序,逐一整理每期论坛一线探路者讲述的材料,分析和揭示故事背后的机理和机制,以帮助读者在遇到同类事情或问题时能够提升认识,有所借鉴。

 

本期专栏计划以《乡村振兴探路者论坛》第二期“乡村发展之路”为主题,共发布六篇文章。

 

 
 
 
 

“乡村发展之路” 第一篇(下)

 
 
 
 

 

20年探索乡村发展 以合作为纽带对接市场

——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故事

 

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

综合农协研究组

 

摘要中国扶贫基金会积20年经验,探索公益力量如何助力脱贫攻坚、在市场中发展乡村产业。他们以农民合作社为组织基础,市场需求为导向,公共品牌为推手,品质控制为方法,通过互联网交易平台,建立诚信农户与农产品消费社群之间的信任机制,外动力与内动力交融、城与乡双向流动,从而帮助小农户对上了大市场。这一整套新思维、新方法在推进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上已经收到明显效果,对其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不仅于推进社会各界参与乡村振兴有意义,于国家政策层面,也有新的启迪。

 

关键词】中国扶贫基金会;公益慈善组织;乡村产业;农民合作社;公共品牌;互联网营销

 

 
 
 
 

二、讨论

 
 
 
 

 

(一)公益力量为村合作社赋能,让小农户对上大市场

 

市场、资金和产业是目前小农为主体的乡村经济发展中最大的瓶颈。中国扶贫基金会积20年探索,冲破了这三大瓶颈,在发展农村产业方面趟出了一条路。他们的做法是:以农民合作社为组织基础,市场需求为导向,公共品牌为推手,品质控制为方法,通过互联网交易平台,建立诚信农户与农产品消费社群之间的信任机制,外动力与内动力交融、城与乡双向流动,从而帮助小农户对上大市场。

 

为什么要以农民合作社为基础?这是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公益使命决定的。基金会做乡村振兴始于扶贫。让贫困户可持续脱贫是基金会的工作目标所在。实现贫困户的可持续脱贫即生计可持续,一定需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基金会在多年探索实践中认识到,乡村产业发展一定要利用乡村资源。乡村资源天然具有整体性,是属于全村百姓集体所有的。加之贫困户是全体村民不可分割的部分,只有大家齐心共谋发展,实现共富,才能可持续地解决贫困户的生计。所以,全员参与的能整体支配资源的村合作社组织才能集中大家的意志,团结合作,才能充分利用村庄公共资源发展合作性的产业经济,让其成为连接村民经济利益的纽带。只有村级合作社成为产业发展的组织载体,内部紧密分工合作,共同面对外部市场,才有可能为了共同的利益可持续地发展产业。无论善品公社还是百美村宿的实践都证明,大多数村民甚至全员参与的村合作社重塑了乡村基层的公共性,是乡村产业发展的社会组织基础。

 

为什么要以公共品牌为导向,品质控制为方法?善品公社坪阳合作社的案例可以说明这一点。石棉黄果柑这个地方特色产品常年不温不火,生产销售基本处于自然状态。善品公社以高出几倍的电商销售价格让合作社社员相信了优品就能优价。中国扶贫基金会通过打造善品公社这个公共品牌为合作社的优品优价背书,以市场端高品质高溢价的需求,推动了合作社按照质量标准和品控方法实现生产和加工环节全产业链的改造。公共品牌不仅解决了合作社和农户愿意按照质量要求生产好产品的问题,还解决了市场是否相信合作社产品合乎质量的问题,以品牌的公共性在农户和消费者之间搭起了信任的桥梁。

 

这证明,外来的公益组织想要帮助农户增产增收,突破市场、资金、产业的瓶颈,实现农户诚信生产的价值,功夫需要下在合作社组织和互联网科技撬动相结合、建立信任机制的方向上。

 

信任机制指的是村庄内外,合作社内外凡是参与产业生产和营销的多主体之间,相互信任的理念、做法的培育。基金会为了发展乡村产业,打通合作社与市场销售的连接,他们一力担当村庄系统性考察和产业项目设计规划,组织和扶助村合作社承担产业的生产者,以公共品牌市场背书方式要求生产者严控品质,为消费者贡献高质量的产品。这是在基金会-规划者、合作社-生产者、市民-消费者三大主体之间建立了信任机制。这不仅让全体村民可以分享合作发展的机会,也为基金会助力乡村振兴的公益行为可持续提供了机遇。信任是有可持续的产业、产业链的增值做保障的。

 

基金会以其实践证明,第一,连接信任是公益最大的社会价值。这正是社会组织优势所在。第二,见物又见人,见产业又见合作社,见科技又见组织,这是在寻求经济、科技和社会、文化之间的一种平衡。这就需要以创新的思维来反思和抵制市场中那些缺乏合作伦理基础的产业发展对社会的冲击。第三,链接和整合各主体、各类资源上需要有长线考虑。鉴于基金会的公益性质,可能站在社会治理与经济发展,合作社组织与产业成长的系统性角度去考虑问题,所以理念和思维的方向性在产业发展上占了主动。

 

(二)公益资本打造乡村振兴“软基建”,社会创新实现合作共生

 

在这里,公益资本指的是调动包括公益资金、社会资产、公益组织、志愿者的能力和时间,乃至志愿精神、创新精神、社会企业家精神等等有鲜明公益特征的资源和非物质的资产投入某项工作或事业,体现在经济、社会、生态、文化方面的效益或利益增值。组织社会力量进入乡村振兴,是公益资本的一种类型。公益资本既有硬资本即物质的和货币资本,又有软资本如组织的、人力的、技术的、文化的。在知识经济时代,软资本比硬资本具有更大的增值潜力和增值空间。因为软资本中的"活资本"即公益组织和志愿者的人力资本和人的精神,学习性、创新性、创造性最强,在有效配置公益资源和社会资源、调整公益组织发展策略,面对不确定性问题和风险时,具有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公益资本进入市场,其交易行为和工商资本形同质异。不同点主要在于:

 

第一,以解决问题而不是完成任务或者获取利润为导向。因此,公益资本的行为方式既不是资本与村社之间的利益交易关系,也不是公益组织不要市场不讲经济利益的纯粹奉献关系。公益资本的行为主体是超越公益界、实现跨界协作合作的多主体。例如,在南峪村民宿产业上就形成了基金会、村合作社、村民、市场公司四个共生的市场主体,未来还会增加村民个体联合体的民宿协会新主体。在这个结构里,基金会是公益慈善组织,村全员合作社是具有集体性的经济组织,企业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上了帮助基金会和合作社实现村民共富目标的商业机构。社会的和经济的、个体和集体的主体共处一地和一个产业,形成合作共生的具有社会性质的市场结构,这与一般市场产业结构的区别是很明显的。

 

第二,思维具有系统性。公益资本强调对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具有从试点到推广、扩散的一整套长程系统行动逻辑。中国扶贫基金会不仅出具公益资金,更为村庄资源考察、配置,合作社组织的制度设计、人员培训,合作社的品牌打造、产品生产规范的标准化、电商销售等等,提供一揽子方案设计,并派团队驻村操作落实。他们的做法,类似于一个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指挥部或可比作“最强大脑”。

 

第三,行动多样化,不一刀切。各地环境、情况不一。在总方向一致条件下鼓励各地合作社自主创新,多主体、多元参与是公益资本的长项。中国扶贫基金会在百美村宿和善品公社的百多个村合作社运作中,销售企业、咨询公司、调研机构、公益组织、还有来自政府的农业农技等多部门多机构大都参与进来,结成共同推动村庄和区域产业振兴的事业共同体。这就以增量改革、增量发展的方式,为解决行政主导下乡村振兴中的部门化、碎片化和短期化等等问题提供了不一样的参考。

 

中国扶贫基金金的实践,以公益资本的理念和做法突破了公益组织下乡的传统路径和传统价值。他们集中公益力量对准乡村产业发展的难题,将公益理念、公益资金和市场取胜的核心能力结合起来,内化于村合作社,用培育信任机制的社会经济方法将公益行为嵌入经济行为,公益价值嵌入经济价值。他们最大的成功并非体现在所援助村庄的经济增长,尽管这的确可证明其效果,而是搭建以村合作社为主体构架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走通小农户农业产业升级的路。它说明,乡村基础设施不仅是农田水利、道路、饮水安全等硬件设施,软性的组织、制度、规范、标准和重要机制的建设和持续完善在乡村振兴中极其重要。它让村民有主心骨,村庄有生气和活力,政府有工作抓手,企业和市场有新的发展入口,让社会看到了希望,也为产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三)公益资本能够在乡村振兴中有所作为

 

公益不同于传统慈善的核心要义,在于不是发善心做好事,而是要为非特定的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的实现而努力。所以,较之传统慈善,公益的理念和行为是博大而宽广的。2016年国家出台的慈善法,首次将传统慈善拓展为现代慈善。现代慈善即为涵盖传统慈善和民间公益的公益慈善。基金会就是这类现代慈善或公益慈善的核心或中坚组织。基金会拥有可自行支配或有较大支配自由度的公益资金。资金规模较大的基金会尤其如此。这些公益资金能否形成公益资本,关键看掌握公益资金的人能否将资金变资本,能否注重目标规划和组织、人力等软资产协同投入的效果和效率。

 

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公益投入实现了公益资本的机制。众多村级合作社设立、改进和能力提升,公共品牌的设立和增值,地域农产业和旅游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政府政策目标的实现,市场多主体间的利益更紧密地关联。这些,都超越一般公益资金投入的价值,产生了多元化、立体化、公共性的增值效果。

 

个中原因,似可解析为公益资本源自公益资产、社会资产以及人力资产,正是这些资产的组合投入、配置和相互作用才形成了公益资本。而这些资产及其资产组合未必只由公益慈善组织拥有,企业、事业机构也能拥有,也可加入,形成共同投入的联合体,才能产生增值放大的公共效应,从而形成公益资本。

 

公益资本似不是慈善公益组织一家可以形成的,它的确需要跨界的合作与协同。那么,它的实现途径也不会是中国扶贫基金会一种样式的,而可能是多元和多样式的。其间,如何进行整体把握,如何匹配核心能力,如何提升投入产出效率,等等,都需要持续进行艰苦的探索。

 

总之,中国扶贫基金会是公益资本进入乡村振兴的开路先锋。这个探索对于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建设和落地执行,也有新的启迪。

 

(杨团执笔)

 

杨团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顾问

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理事长、综合农协研究组负责人

排版 | 张沚宁

 

 
 
 
 

推荐阅读

 
 
 
 

 

1. 首期乡村振兴探路者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2. 专栏 | 杨团:乡村振兴探路者论坛开幕词

 

3.专栏 | “烟台经验”01 村民全员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创新——亭口镇衣家村故事

 

4.专栏 | “烟台经验”02(上) “新党建”再造村社秩序,重经营做强合作经济 ——莱州田家村故事

 

5.专栏 | “烟台经验”02(下) “新党建”再造村社秩序,重经营做强合作经济 ——莱州田家村故事

 

6.专栏 | “烟台经验”03 合作社促进村民增收,带动志愿服务办好农村老人食堂——臧家庄镇北洛汤村故事

 

7.专栏 | “烟台经验”04 组织起来,实现乡村振兴——烟台市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创新实践

 

8.专栏 | “烟台经验”05 专家学者点评烟台经验

 

9.专栏 | “烟台经验”06 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和潜力

 

乡村振兴是全党、全国、全社会全情关注的伟大事业,目前正以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深度和广度在发展。于2021年6月20日在京举办的《乡村振兴探路者论坛》,就是试图向社会展示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着的变革。

 

论坛摈除“理论主导、专家包场”的做法,首次用系列化集中展示一线农人探路者优秀事例的方式,让基层的持久努力被社会听见和看见,让各界的交流互动立基于一线的真实,推动全社会形成关注乡村振兴实践的持久氛围,推动更多的人自觉参与乡村振兴探路者大军。

 

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和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三家共同主办。本年度论坛计划举办六期,刊出六期专栏。(点击链接查看六期论坛简介)

 

点击查看乡村振兴探路者论坛主办方简介

北京农禾之家综合农协研究组

这是一个探索中国三农事业发展的制度方向和实施路径的学术研究群体,起步于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在陕西洛川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试点。2005年,该课题组扶助一批农民合作组织设立“农禾之家”联盟,并于2011年正式注册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成为该中心下设的综合农协研究组。该研究组拥有多机构、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志愿者,主要针对农民再组织化、乡(镇)域和村域综合性农民合作组织与乡村社会基础再造进行方案设计、试点探索、理论创新、案例剖析、政策推进等。自2013年起,连续编辑出版《综合农协》季刊,年度集体著作《综合农协 中国三农改革的突破口》,举办“农民组织化“、“东亚综合农协”、“集体经济与合作社”、“供销社改革”、“乡村社区工作者”、“青年返乡”等领域的论坛和讲座,与地方政府合作进行乡镇级综合性农民合作组织试点。